首页 >> 心理咨询 >> 心理知识 >> 正文
【案例分析】压岁钱得而复失,为何比干脆不得还痛苦?
发布时间:2015-12-21    点击数:

    在童年记忆中,最开心的事就是能收到好多压岁钱,爷爷奶奶叔叔阿姨……总之亲戚们给的压岁钱拿在手上足足有一摞。可这些钱还没被捂热,就会被家长巧立名目地收走(“妈妈替你保管哦!”)。压岁钱这一来一去,你感觉大过年的特别不痛快,“早知道要收走的话,还不如不要呢”。然后,为了安抚受伤的你,爸爸又许诺明天带你去游乐场玩。可到了第二天,爸爸因为临时有事而没有履行诺言。你感到无比痛苦,幼小的你流下了委屈的泪水。

    事实上,压岁钱一来一去,你并没有损失什么,但为什么你会比没收到压岁钱时还要不开心呢?面对许诺,为什么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呢?

损失厌恶:丢钱比赢钱带来的心理影响更大

    在回答之间,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:

    游戏中,你有50%的概率赢100元,还有50%的概率输100元。请问你愿意参加这个游戏吗?

    如果你拒绝参加,那么你和大部分人的选择是一样的。作为行为经济学开创者的丹尼尔·卡尼曼(Daniel Kahneman)和阿莫斯·特维尔斯基(Amos Tversky)教授,通过研究这一游戏,在1979年的论文中提出了损失厌恶(loss aversion)这一概念。人们讨厌损失,由损失引发的负效用,要大于由等量收益引发的正效用,这意味着损失的心理价值要大于收益的心理价值。

我们为什么会拒绝上面的游戏呢?因为输赢的概率都是50%,而输100元的痛苦程度要大于赢100元的开心程度。也就是说,这个游戏的预期效用是负数,所以我们拒绝了它。

    试着问自己一个问题:想要平衡可能损失的100元,你需要得到最少多少元的收益呢?卡尼曼在之后的研究中发现,大部分人的答案是约200元,也就是损失的2倍。这个倍数也被定义为损失厌恶系数。还有几个实验也对这个系数做过估计,它们大多落在1.5-2.5之间。这意味着,损失在心理中所占的权重约是收益的2倍。

    所以回到开头收压岁钱那个情景中。收到压岁钱固然是一件开心的事,可之后失去等量的压岁钱,其造成的痛苦是收到它时带来的快乐的2倍。因此得而复失,比干脆不得还痛苦。在面对一个许诺时,你种下了一个希望,可之后希望破灭带来的痛苦,与之前的开心程度相比要翻一番,这也就暗合了“希望越大,失望越大”。

    当然失望并不会随着“希望”不断增大而变得无限大,因为损失厌恶遵循敏感度递减(diminishing sensitivity)规律——随着收益或损失数额的增加,其每单位数额带来的正效用或负效用却在减少。[4]换句话说,收益10元和收益100元之间的差别,要大于收益1000元和收益1090元之间的差别,反之亦然。这在价值函数上也有所反应——无论是收益函数还是损失函数,其曲线均趋于平缓,曲线末端区域的增长率要小于曲线顶端。

    价值函数——收益、损失和心理价值之间的关系。在价值函数上,收益为凹函数,损失为凸函数,且损失函数比收益函数更加陡峭,这意味着每一单位的损失对应着的心理价值要大于收益。而且,无论是收益函数还是损失函数,其曲线均趋于平缓,这就是所谓的敏感度递减规律。

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图片来源:参考文献1

 

在言语中强调损失,更容易说服他人

    不仅是个人幸福会受到损失厌恶的调节,它还影响了人命攸关的医疗问题。

    想象一下你是卫生部长,此刻正在为一场即将爆发的疫情做准备,这场疫情将会导致600人丧生。如何与这场疫情作斗争,这里有两套方案:
·方案A:如果实施这个方案,能够挽救200人的性命,请问你会实施吗?
·方案B:如果实施这个方案,400人会因救治不当死亡,请问你会实施吗?
 
    当单独给出方案A或方案B时,愿意采纳方案A的人要远多于愿意采纳方案B的人。很明显,两种方案在逻辑上是等价的,但人们却偏爱方案A。这是因为方案A是一种收益的语境,而方案B是一种损失的语境。出于损失厌恶,人们在心理上就会排斥方案B。

还有研究发现,损失厌恶影响到了内科医生对肺癌治疗的决策。当治疗效果是以病人的存活率表述时(比如说,病人有68%的概率多活一年),75%的医生愿意选择手术而不是放疗;而以死亡率表述时(比如说,一年之后死亡的概率为32%),只有58%的医生做出同一选择。仅仅是这些措辞上的变化,就足以让卫生部长和医生们做出截然不同的决策,可见损失厌恶的威力不容小觑。

如果医院想让女性积极参与乳腺癌自查,他们可以巧妙地用损失厌恶来达到目的。以损失为语境的传单“假如你不每年接受检查,你患乳腺癌的概率将上升40%”,要比以获得为语境的传单“请每年接受检查,这样你患乳腺癌的概率将下降60%”更能吸引女性参与自查。

    这告诉我们,当你想说服某人时,不要用可能的收益作为论据,而代之以可能造成的损失。比如想劝室友去上课,你不要说“去上课,老师会划考试重点”,而应该威胁他“不去上课,你就会错过考试重点”。

 

4个窍门,帮你提高幸福水平

    最后,根据损失厌恶和敏感性递减这两个原则,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·塞勒(Richard Thaler)向我们介绍了提高幸福水平的4个小窍门,塞勒称其为享乐主义编辑规则。
1.两笔盈利应分开。两笔小盈利带来的幸福度总和,要大于一笔大盈利带来的幸福度。过年想送朋友一盒茶叶和一箱水果,最好分两次送,年前送一件礼物,年后再送一件礼物。这会比一次送两件礼物,产生的心理价值高。
2.两笔损失应整合。一笔大损失带来的痛苦,要小于两笔小损失带来的痛苦的总和。采购年货的时候,钱最好一次花完,不要今天花100,明天花100。收班费的时候最好一次性收齐,不要这个月收30,下个月收30。
3.大得小失应整合。一个大的好消息和一个小的坏消息应该一起告诉别人,这样坏消息带来的痛苦,会被好消息带来的幸福冲淡。过年加班,企业应该将加班3天和发5000元加班费这两个消息同时告诉员工。如果先让员工加班3天,再通知有5000元的加班费,感觉肯定不可同日而语。
4.小得大失应具体分析。面对不同的收益或损失时,人们需要对它们进行心理账户上的分开和整合。如果小得大失的悬殊很大,那么应该分开——在路上丢了100元,你很伤心,但如果这时候你掏出手机抢到了一个5元的压岁钱,这淡淡的喜悦能冲淡一些丢钱的痛苦;而如果小得大失的悬殊不大,那么应该整合——丢了60元之后又捡到50元,你可以安慰自己只丢了10元,这样就能在心理上把损失从60元降到10元,也就显著减轻了因丢钱带来的痛苦。
    早在1759年,经济学之父亚当·斯密(Adam Smith)就在其著作《道德情操论》中提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:状况由好变坏时,人们所承受的痛苦要比由坏变好时所体验到的欢乐多,并认为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。可见损失厌恶就潜伏在你我的生活中。所以,如果注定是要失去的东西,那么你最好不要去经历。

 

参考文献:
1.Kahneman, D., & Tversky, A. (1979). Prospect theory: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. Econometrica, 47, 263–292.
2.Novemsky, N.,& Kahneman, D. (2005). The boundaries of loss aversion.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, 42(2), 119–128.
3.Sayman, S., & Öncüler, A. (2005). Effects of study design characteristics on the WTA–WTP disparity: A meta analytical framework.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, 26, 289–312.
4.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(上),董志勇,北京大学出版社,P69-73.
5.Tversky, A.; Kahneman, D. (1981). "The framing of decisions and the psychology of choice". Science 211 (4481): 453–458.
6.McNeil, B. J., Pauker, S.G., Sox, H.C., & Tversky, A. On the elicitation of preferences for alternative therapies.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, 1982, 306, 1259-1262.
7.清醒思考的艺术,罗尔夫·罗贝里,中信出版社,P130.
8.Thaler, R .H. (1985). Mental accounting and consumer choice. Marketing Science, 4, 199–214.

(转自:果壳网)